釋蓮央上師講解:梁皇寶懺的精要 (三)

佛法開示    (續上篇) 現在我們要細述這七個核心思想的重要性如下:
    第一歸依三寶:我們要警覺世間的虛假不實,變化無常,沒有一樣東西是你能擁有的,一切的成住壞空都是自然現像,所以累世以來因貪瞋癡無明所造的種種惡業,必定會淪落三途,如此反復的思惟,心生慚愧懺悔,於是心想如何才能解救消除累世的罪業呢?我們有鑑於佛法僧三寶出世的目的,是為了要佑護世間、佑護眾生,慈悲救度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輪迴。要相信三寶具有利益眾生、慈悲眾生的功能。所以我們當下要以「住持三寶」為歸依的對象,然後虔誠恭敬的頂禮佛像、讀誦經典、並隨著僧眾們一起學習修行,這就是在與真實的三寶學習、也就是歸依了真實的三寶。能這樣不斷的勇猛精進修行,勤修戒定慧,深入法門,最後圓滿佛果、證得法性、成就佛的法身,即得一體三寶,所以我們要堅信三寶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法」。這也就是所有一切的懺悔功德,都從歸依三寶開始的。在整部梁皇寶懺十卷四十章品裡的每段都出現「等一痛切。五體投地。歸依世間大慈悲父。及又復歸依。如是十方盡虛空界。一切三寶。」等等文詞句子。這都是在顯示歸依三寶是何等的重要啊!三寶是為了救護我們出離生死輪迴而出世的,甚至有時我們對佛菩薩信仰心不夠,造種種惡業,淪落三途,但佛菩薩仍然誓願生生世世要救護我們,可知諸佛菩薩的慈悲是出自於心繫著受苦的眾生,看見眾生受苦煩惱時,祂的心就有如被箭射入心中那樣的痛,又像眼睛被刺破那樣的疼,沒有一時一刻的安寧,想盡一切方便的方法來幫助眾生回頭。我們要反省,自己無德、福薄淺,不能像聖人一般清明,所以要更加勇猛精進的修行,勤修戒定慧,深入法門,常常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,不讓貪嗔癡慢疑等生出無明悪業的念頭。對別人的污辱謾罵、惡意的誹謗都能忍耐,不起瞋恨心,息滅貪瞋癡,發四無量心,行六度波羅密,並堅信三寶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力、大神通力、安慰救度力、 慈悲拔苦的功德力、一定能洗滌我們累世以來的罪障。
    第二禮拜懺悔:我們即已歸依了三寶就不能有懷疑之心,因懷疑是修行最大的阻礙。要對三寶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,有信心才有力量,因而對累世以來由六根所犯的無量罪業產生慚愧懺悔。首先要清楚明白前世因、今世果、今世因、來世果的三世因果報應,自作自受,一點也不能替代的,所以當面對所受的悪報時,要心生慚愧且願意負起全部的責任,便心甘情願去接受承擔,於是用平等心看待善惡果報的苦樂,如此一來就不以苦難為苦難,自然心中不再恐懼惡報了,這才能透過懺悔的力量來淨化悪業煩惱。但同時我們要去甚深反省這造業的根源是從何而生?我們從無始以來起了貪嗔癡三毒根,由三毒根起了常、樂、我、淨、之四顛倒。又起了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的十種煩惱見。由愛身故,起於身見。由身見而起我見,依我見而起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、之五蘊見。因此執著這五蘊見,於是顛倒妄想,生起了顛倒執著,又因顛倒執著,所以本來沒有的無明煩惱都顯現出來。這都是由六根六塵起了六識所產生的過失,因而造了十種惡業、五逆罪及人我不平等的惡業,於是凡事不能自他互換,不能視他如己,顛倒邪說等惡業。不能行四無量心及行六度波羅蜜,不能對眾生行善,而造成眾生相殺相食痛苦仇恨的罪業。如此的種種罪業,若真想發露懺悔的話,可以在被傷害的人面前或佛前,把自己所做的過錯惡業一條一條講清楚,這樣才能夠消除罪業,這是非常重要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