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譯本卷二 * 發菩提心第四

為何要發菩提心?菩提心是什麼?為什麼發菩提心就是佛心?
我們是個凡夫眾生,被種種苦惱罪業束縛。在這無安的娑婆世界裡,我們要慶幸自己是很有善根的人,不但聞到佛法,修持佛法,還能來到這麼莊嚴的道場參加拜梁皇寶懺。我們從卷一的歸依三寶、斷疑、依文作觀的來慚愧懺悔業障。在懺悔中啓發了我們菩提心行菩提願,更了解菩提心就是佛心,所以不斷地去行菩提道成就眾生,這也就是梁皇寶懺大乘佛法的精神,更是使我們從凡夫行菩提而成就佛果的方法。 發菩提心就像在成佛路上播種子一樣,若不施肥澆水是不會開花结果的。譬如有些人只知燒香禮佛、參禪打坐、誦經聞法,而不願意去隨緣佈施、持戒,種福田等等,雖天天讀經,天天磕頭,時時念佛,但壞習氣就是不改。要知道,慧是種子,福是肥料,心是土地,若無肥料,再好的土地、種子,也沒有豐厚的收穫。只有福慧雙修才是了脫生死之道,這就是發菩提心即是佛心的道理。
【故事舉例】
佛陀和阿難入城乞食的時候,看見一群男孩在路邊遊戲,堆積泥土當作糧食、宮殿。 有個小男孩遠遠看見佛陀到來,心生歡喜,想要供養佛陀,就把泥土當作米,上前施給佛陀。佛陀低頭稱讚小男孩一番,接受了他的供養,讓他把泥土放在缽裏 阿難奇怪地問:「佛陀,您為什麼接受這些泥土的供養呢?」
佛陀慈悲地說:「阿難,重要的不在於事相,而在於發心。小男孩發了大佈施的心,不可輕視。這些土可以拿回去塗在我房間的地上。」
 阿難依照佛陀的吩咐去做了,可是心裏老是懷疑,禁不住又問:「佛陀,這個小男孩雖然發起真實的佈施心,但佈施這點泥土能有什麼功德呢?」
佛陀含笑說道:「因為這個舉動,小男孩在我涅槃一百年後成為國王,名叫阿輸迦,其他的男孩都做他的大臣,統領閻浮提許多國土,興隆三寶,廣施供養,分佈舍利,為我建塔八萬四千座。」後來,小男孩就投生為阿育王。
一、【供養讚】梁皇寶懺第二卷花奉獻:梁皇寶懺每卷開頭一定以梵音唱誦一段供養贊,來祈請諸佛菩薩降臨加持。大家用真誠懇切感恩的心獻上供品,以示恭敬歡喜之意。十種供養諸佛菩薩的供品,分別為「香、花、燈、水、果、茶、食、寶、經、衣」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與功德。
【供養讚】花奉獻。文殊共普賢。牡丹芍藥真堪羡。百花獻納黃金殿【註一】。花開花謝綻金蓮。青衣童子【註二】。持花親睹慈尊面。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 三稱
【譯解】所謂的獻供、就是供養,也是布施。有大供、傳供、獻供,還有香讚,在『普賢十大願王』裡面要廣修供養,就是在圓滿福慧二嚴。所以在法會的儀式裡,一開始有個供養讚,其意義就在這裡。在整個梁皇寶懺第二卷裡面,貫徹花奉獻—花供養 (象徵意義:微妙,萬行開花結果)『供花功德: 人緣極佳,見者歡喜,身常香潔,歡喜真理 。』
我們將最珍貴的花中之王牡丹及花中宰相美譽的芍藥,供養給代表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及大行願的普賢菩薩,代表著佛陀智慧與行願合一,也表示佛陀的大智大悲,已臻圓滿究竟菩提。在佛陀清淨的殿堂佈滿世間各式鮮花,作為奉獻諸佛菩薩的上妙供品。雖然世間萬象猶如花開花謝般,但在世間的生滅相中,仍有如金蓮般擁有著不生不滅的自性。昔日,婆羅門弟子雲童,為供養燃燈佛,請求青衣童子將七莖優缽羅華賣給自己,以此供佛功德,迴向求得無上菩提果位。青衣童子被雲童的真切道心所感動,即將五莖優缽羅華贈予雲童,另外兩莖請雲童代為獻佛,並要求雲童發願,在未得道前,願生生世世結為夫妻,成道後,願為弟子修沙門行。雲童為以花供佛,答應青衣童子的請求。雲童持花至城門供養親見世尊,於是燃燈佛為雲童授記,在無量阿僧祇劫後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青衣童子就是後來的耶輸陀羅。我們稱讚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〔三稱〕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黃金殿】:形容佛陀處所的清淨莊嚴。
【註二】、【青衣童子的典故】:《佛本行集經》記載,釋迦牟尼佛於燃燈佛時為一婆羅門弟子,名叫雲童,又名摩那婆。在一次參學中至蓮華城,聽聞燃燈佛欲說法教化。雲童思前想後,唯有上妙好華才能奉獻世尊。但全城的花不但被國王收購一空外,並下令所有的華鬘均不得賣與他人。雲童遍尋全城,找不到可以供佛的鮮花。後來巧遇身著青衣的婢女,她懷中藏著7莖優鉢羅華。雲童請求婢女將7莖優缽羅華賣給自己,以此供佛功德,回向求得無上菩提果位。
 青衣婢女受雲童真切的向道心感動,答應贈予雲童5莖優鉢羅華,另外2莖請雲童代為獻佛,並要求雲童發願,在未得道前,願生生世世結為夫妻;成道後,願為弟子修沙門行。雲童為以花供佛,答應婢女請求。
 雲童持花至城門供養世尊。燃燈佛為雲童授記,無量阿僧祇劫後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青衣婢女就是後來的耶輸陀羅。這段典故即是「借花獻佛」的由來。
二、【入懺文】代表即將開始,是一種輔助觀想內容,幫助我們進入整卷懺儀,並引導我們進入懺文,開始懺悔的前導。入懺文跟出懺文是一前一後,有引導與圓滿結束的功能。
這《入懺文》的第一段是讚嘆――諸佛菩薩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功德及慈悲之力,所以要讚美。
【入懺文】 恭 聞  欲得人法之兩空【註一】,須證二嚴【註二】之極果。既明真俗之二諦【註三】,必了生死之妄緣。龍神八部以參隨,幽顯靈聰【註四】而密祐。胸藏題於卍字【註五】,足輪印於千花。惟佛德以難思,欲讚揚而莫極。不違本誓,普利有情。高敷百寶之蓮臺,鑒此二時之佛事。
【譯解】我們虔誠恭敬祈請諸佛菩薩慈悲,大顯不可思議神變之力。且依佛所敎導的去了解佛菩薩所證得的「人我空」,「法我空」,人法兩空的道理境界,這是須要從福慧雙修才能獲得而來的莊嚴佛國果報。我們要了悟真俗二諦的空性與俗諦的緣起,首先必須先了解我們在生死輪迴中,受種種業緣的牽纏,而這些業緣都是虛妄的,本不生的,才能了解真俗二諦,了解真俗二諦之後,必了知生死之妄緣。當成佛之後就有很多龍天護法擁護,也有很多看得到及看不到的鬼神,默默的跟在後面保護著成佛者。佛的胸前現吉祥「卍字」字,佛的腳底有一千條輪相。佛有難以思量,讚揚不盡的不可思議功德。佛永遠不會違背祂的本願。佛永遠去利益無邊的有情眾生。佛能夠不動本座,坐在莊嚴蓮台上面,便了知我們現在在這邊禮懺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兩空】:「人」指「人我空」,是羅漢二乘證得的,「法」指「法我空」,是佛菩薩所證得的。佛法就是這兩空。
【註二】、【二嚴】:指福慧二種莊嚴。莊嚴是從福德智慧而來,所以說莊嚴佛國土。要證得人法兩空,必須從證得福慧的果報而來。
【註三】、【二諦】:真諦,俗諦 「真」講空性,「俗」講緣起。
【註四】、【幽顯靈聰】:「幽」是看不到,「顯」是看得到。「靈聰」就是神明,就是鬼神。
【註五】、【卍字】:有左旋跟右旋的差別,書上這個是左旋。「卍字」其實是印度的一種標誌,翻譯的名稱叫「吉祥海雲」,這個標誌在印度教或耆那教也都有,是一種毛髮旋轉的莊嚴相貌,後來就變成-佛的三十二相之一。關於右旋還是左旋,在中國的經典裡面兩種都有:元、明、清的藏經是左旋,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;高麗藏、還有日本大正藏是右旋。所以左旋、右旋,隨大家的看法,不在這個主題上面多著墨。
這是《入懺文》的第二段,是莊嚴道場的清淨,及莊嚴我們的身心,讓我們身心非常恭敬虔誠的來禮懺。
【入懺文】今辰求懺某等。啟建慈悲道場懺法。今當第二卷,入壇緣起。我諸眾等,雪清三業【註一】,冰潔六根【註二】。焚兜樓婆【註三】,散芬陀利【註四】。延奉十方之至聖, 稱讚諸佛之洪名。灑滴滴之甘泉,蕩般般之罪垢。
【譯解】今天我們一起來求懺悔,慈悲道場第二卷就要開始了。我們要身口意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都非常清淨,並燒最好的香及香花蓮花,誠心讚誦佛的洪名,祈請十方諸佛菩薩降臨。慈悲降甘露洗滌我們層層的罪垢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三業】:就是身口意三業。
【註二】、【六根】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淨潔。
【註三】、【兜樓婆】:是一種香草,等於是燒香。
【註四】、【芬陀利】:是一種蓮花。
這是《入懺文》的第三段,是細述往昔的業習,懺悔罪業,祈佛加被。。
【入懺文】切念求懺某等,遠從曠劫,近至今生。二障【註一】縈纏,續諸生死;二空【註二】未悟,勃起愛憎。隨邪見之二邊【註三】,循苦樂之兩道。無明頓起,淫殺盜妄而念念遷流;煩惱日增,身口意業而重重造罪。況升沈之交報,似汲井輪;唯業果以昭然,如惡叉聚。
【譯解】我們自己反省,從無始以來直到今天。因為我們沒有智慧而被無明貪瞋癡慢疑所影響,導致錯誤的知見,對人空、法空不能了悟,而墮入生死輪迴。所以執著於人我之差別,起了貪愛憎恨,並隨著常見斷見的邪惑走,不是掉入痛苦,就是掉入享樂裡。而被無明所迷惑生起了淫殺盜妄的種種悪業,於是無明煩惱日日增加,使身口意永不清淨,無片刻安寧。所以日日所造的惡業,就有如用水桶在水井裡汲水般上上下下,永不平息。而惡業的果報應又有如被很多惡鬼纏繞綑住一般的痛苦不堪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二障】:是煩惱障(貪瞋癡慢疑)、所知障(錯誤的知見)。 【註二】、【二空】:人空與法空。 【註三】、【二邊】:就是常見跟斷見。
這是《入懺文》的第四段,是虔誠懺悔,祈請加被。
【入懺文】匪假懇修於懺法,何由免離於愆尤?由是意起虔誠,心懷慚愧。以介現前之景福,永為滅罪之良規。我願如斯,佛必哀憐。仰叩洪慈,冥熏加被。
【譯解】我們知道往昔所造種種「惑、業、苦」的惡業,如今一定要虔誠起慚愧心來懺悔,才能夠消除罪業。如此一來,不但今生能夠得到福報,且永遠消滅以前的惡業。懺悔之後,再祈請諸佛菩薩加被給我們證明。我們稱讚佛的名號及慈悲功德力,佛一定在冥冥當中放光加持憐憫我們!
三、【讚佛偈】每一卷在入懺文之後,都有一首讚佛偈,是讚佛的三十二莊嚴相,八十種微妙身行特徵,讚佛功德。
【讚佛偈】佛面猶如淨滿月,亦如千日放光明。圓光普照於十方,喜捨慈悲皆具足。
【譯解】佛的莊嚴相貌猶如月圓時的明月,是如此的清淨、圓滿、完美無瑕的,佛身上的光輝猶如千萬個太陽般光明無量,照耀著十方世界的眾生,且佛具足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能運行度化利益一切有情的眾生。
四、【歸命八佛】我們祈請「過去七佛及未來彌勒佛」共有八尊佛為歸命懺主,來作為我們禮懺功德的證明。
【歸命八佛】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。 南無過去毘婆尸佛。南無尸棄佛。南無毘舍浮佛。南無拘留孫佛。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。南無迦葉佛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。南無當來彌勒尊佛。
【譯解】我們 奉請「過去七佛及未來彌勒佛」,共八尊佛。為我們作禮懺功德的證明,啟運慈悲道場懺法。一心歸命三世諸佛。南無過去毘婆尸佛。南無尸棄佛。南無毘舍浮佛。南無拘留孫佛。南無拘那含牟尼佛。南無迦葉佛。(以上是過去佛)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。(現在佛)。南無當來彌勒尊佛(未來佛) 。每卷入懺開始都一樣。
五、《懺文及佛號》每一卷的懺文,每誦一段懺文,就會禮佛一段。在禮拜每一段佛號的開始,一定是彌勒佛跟釋迦牟尼佛。每一段的佛名號最後二位菩薩,一定是無邊身菩薩、觀世音菩薩。無邊身菩薩是從安樂邊來看,為與樂。觀世音菩薩是從聞聲救苦邊來看,為拔苦。這二位菩薩都是能聞聲而至,隨處安樂,利益眾生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今日道場,同業大眾。相與已得,洗浣心垢。十惡【註一】重障,淨盡無餘。業累既遣,內外俱潔。次應仰學菩薩,修行直道,功德智慧,由之而生。所以諸佛,每歎發心是道場,能辦事故。唯願大眾,各堅其志,莫以年命,待時漏盡。勿令空去,後悔無益。相與今日,值遇好時,不應日夜,煩惱覆心。宜當努力,發菩提心。菩提心者,即是佛心。功德智慧,不可格量。蓋論一念,況復多念。假使歷劫,修無量福。乃至今生。備行餘善,不及發心萬分之一。算數譬喻,亦不能盡。
【譯解】今天在道場拜懺的同修們,已經洗淨了心地的污染,懺除了十惡重罪。既然心已清淨,身不再造新業,身心都非常清淨了。我們應以清淨心去修菩提正道。功德和智慧也會隨著發菩提心的增加而增長,所以諸佛都讚歎發菩提心的人,因為只有發菩提心願的人,才能成就道業。祈望大家要堅定志向。不要以為自己還年輕,其實光陰似箭,生命很快就消耗殆盡。所以不要讓時間空空的過去,否則再後悔都沒有用的。我們要珍惜拜懺的好因缘,不要因攀緣而起煩惱心。要努力發菩提心,行六度萬行,我們能發菩提心,就是諸佛的心。既然是諸佛之心,功德智慧是不可思議的。一念的佛心功德都不可計算,何況是多念的菩提心呢?假使無量劫修無量的福報。直到今生,什麼樣的善法都去實踐。還不如發一念菩提心的功德之萬分之一。這不是用種種數目字可以來比喻旳。能發菩提心,就是佛心,功德智慧是不可稱量。佛法的奧妙是不可思議的,唯有行者自己得益,如人飲水冷暖自知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十惡】:貪、瞋、癡、殺、盜、婬、惡口、綺語、妄語、兩舌。
【故事舉例】
有師徒倆,師父是證到了羅漢果位的,這個沙彌才剛剛出家不久。有一天這師徒倆出外去行腳,沙彌徒弟當然是走在師父的後面,背著背包走在後面。這沙彌走的時候看到農田裡很多農夫在那裡插秧種稻子,頭頂烈日,非常辛苦,他就發了一念悲心:眾生很苦,我要成佛,度這些眾生。他的師父是羅漢,羅漢有六種神通有他心通,他剛發了這一念心,他的師父馬上就震撼了,就趕緊叫他的徒弟走在他前面,把沙彌肩上的包,背到自己身上,並請他走在前面。這個沙彌也聽師父的話,就走在前面。走在前面時他又想一想:唉呀!成佛太難了,太遙遠了,還是算了吧,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吧。這一念心一出來,這個師父:等一下,等一下,你往後面走。包又放到他的肩上,讓他走在後面。這沙彌就又走在後面。他也莫名其妙,走在後面就走在後面。這時候他又一邊走一邊思惟:唉呀!我好不容易生了成佛度眾生的願,怎麼退了。不能退,我還是要成佛度眾生。這一念頭又生起來了。一生起來,這個師父又趕緊叫他走在前面,又把他的香袋包,背到自己的肩上。
這個沙彌看到師父一下讓他走前,一下讓他走後,就很奇怪:師父今天怎麼了,一下讓我走前,一下讓我走後面。這個師父就跟他說:你開始發了成佛度眾生的心,那你就是大乘菩薩種性,我跟菩薩相比,我只是聲聞。那你就很高貴,你得走在前面,我來跟你背包。結果你走在前面時,你又退心了,還想修聲聞法。你要修聲聞法,我是斷惑的羅漢,你還一品惑沒有斷。因此你得走在我後面,給我背香袋包。哦。這一說這個沙彌才知道,你還沒有開始修行,僅就這一念成佛度眾生的心,就能夠勝過聲聞羅漢的高貴。一下子就堅固了他這個發菩提心的念頭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又有一人,但作福德,不發菩提無上道心。譬如耕田,不下種子,既無其芽,何處求實?以是義故,須發菩提心。因緣為證;上報佛恩,下拔一切。所以佛讚諸天子言:善哉善哉!如汝所說。為欲利益一切眾生,發菩提心,是為第一供養如來。
【譯解】如果有一人,只知種福田修功德,來生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。但若只作福德而不發菩提道心,就如同只耕田而沒有撒種子。在肥沃的田地也沒有辦法有果實可收成,這種人福報再大,也只不夠是曇花一現而已。在佛法上認為是不究竟的。因此,我們應該依教奉行,發無上菩提心,發勇猛精進心,無論身邊有多少障礙和考驗也要超越過去,才能圓滿自己的法身慧命。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以成佛,有佛性即是因,一旦因緣具足,遇佛法滋潤心田,本性裡具有的這粒佛性種子就會發芽開花結果。每個修行人開悟之後,他首先要做的必定是報佛恩,報師長恩,報眾生恩。所以佛讚美諸天子說:「好啊好啊!像你們所說的,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,所以發菩提心,這就是供養未來現在如來的最大供養。」佛是如此讚美發菩提心的無量功德啊!
【懺文及佛號】發菩提心,非止一過,唯應數發,令菩提心,相續不斷。是以經言:「於那由他恆沙佛所,發大善願。」是知發心,其數無量。又菩提心,但遇善知識,便得發起,未必皆須值佛出世。如文殊師利,始向菩提,乃因女人。以發初心慧式,不惟凡品,輕標心志。實由渴仰大乘,貪求佛法。依倚諸經,取譬世事,怨親無差。六道一相【註一】,願因斯善,俱得解脫。若同信解,知非戲論。
【譯解】我們要常常發菩提心,要讓菩提心相續不斷,如經典所說:「在無量劫以來,在佛前發大誓願力」,發菩提心,精進修行,廣度眾生,是無窮無盡的。菩提心不一定要遇上佛才能發起,比如文殊師利菩薩開始發菩提心時,只因為有個女人,名叫離意的女人,在《諸佛要集經》裡記載,文殊師利菩薩博聞智慧第一,盡顯神通,卻不能令離意女出定。原來在宿世,文殊師利菩薩是因為離意女才發起菩提心的因緣。因此有智慧的人不會去思惟凡夫的心,我們要渴望追求大乘的思想,貪求對善法的一種堅持,我們依據經典的教導,從世間得到模仿比擬,於是消除掉對眾生親疏怨親差別的想法,視六道眾生一律平等,我們希望與六道眾生一起得到解脫,這樣的善念才是真實的菩提心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六道一相】:把所有的有情眾生,泯除掉親疏怨親差別,六道都是平等一相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今日道場,同業大眾,發菩提心。必須起想,先緣所親,繫念之時。念己父母師長眷屬,又念地獄餓鬼畜生,又念諸天諸仙一切善神,又念人道;一切人類, 有受苦者,當云何救?見已起想,應發是念。唯有大心,能拔彼苦。若一想成,應作二想。二想成已,應作三想。三想成已,滿一室想。一室成已,滿一由旬【註一】。一由旬滿已,滿閻浮提【註二】。閻浮提滿已,滿三天下。如是漸廣,滿十方界。見東方眾生,儘是其父。西方眾生,儘是其母。南方眾生,悉是其兄。北方眾生,悉是其弟。下方眾生,悉是姊妹。上方眾生,悉是師長。其餘四維,悉是沙門婆羅門等。見已作念,若受苦時,當作我想。詣諸人所;調身按摩,誓拔其苦。得解脫已,為其說法。讚佛讚法,讚菩薩眾。作是讚已,心生歡喜,見其受樂,如己無異。
【譯解】今天在道場參加拜懺的大眾,我們發菩提心,必須要觀想,首先觀想自己所親愛的人,所想念的父母,師長,親人好友。再觀想地獄餓鬼畜生,再觀想諸天諸仙、一切善神、再觀想一切人類、觀想受罪苦的眾生,我們如何救他們。自己祈望得解脫,想別人也是一樣,祈望得解脫。想出一個人之後,再做第二個人觀想,想出二個人後,再做第三個人想,想出三個人後,再做滿一室觀想,滿一室想後,再做滿一由旬觀想,滿一由旬想後,再做滿閻浮提觀想,滿閻浮提想後,再擴大到充滿整個十方法界。見東方眾生盡是其父,西方眾生盡是其母,南方眾生盡是其兄,北方眾生盡是其弟,下方眾生盡是姊妹,上方眾生盡是師長,其餘四維盡是沙門、婆羅門等。我們邊修正自己,邊度化別人,由內而外,再擴及到六道眾生,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,且視眾生之苦如己苦,以眾生之樂為己樂,這才是大乘菩薩的發心。這就是是藉著發四無量心觀想,拔除無量眾生的痛苦並給與安樂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一由旬】:印度計里程的數目。每由 旬有三十里、四十 里、五十里、六十里的四種說法,但說四十里為一由旬者居多。
【註二】、【閻浮提】:梵語,即 南贍部洲 。閻浮,樹名。提為“提鞞波”之略,義譯為洲。洲上閻浮樹最多,故稱 閻浮提 。多指人世間。
【故事舉例】
發願、隨喜與迴向-貧女施燈的故事
 阿闍世王受決經上記載:
阿闍世王用了一百斛麻油點燈供佛;從他的宮門一直到佛陀講經說法的地方-衹園精舍,一共有六里路,這六里路中到處都有阿闍世王的油燈。當時有一位貧窮的老太婆,看到國王這麼發心,她內心很感歎自己的命運和貧窮無法佈施,於是她就拿出她儲蓄的兩個銅錢來買油供養佛陀。本來兩個銅錢只能買到二合的油,因為賣油的人被老太太的虔誠所感動了,又自動加送了三合油給她。那位老太婆心裡想著:這五合的油點不到半夜就完了。於是她私自發了一個誓願:「假如我將來也能成為像佛陀那樣完美的聖人,希望我點的這一盞油燈通宵都不會熄滅!」 那天夜裡,國王所點的油燈有的亮一點,有的暗一點,情況很不一致。只有那貧窮的老太婆所點的油燈,光明達旦。目蓮尊者想用袈裟扇滅那盞油燈,那盞燈反而更明亮。佛陀對目蓮尊者說:「這盞油燈不是你的力量可以弄滅。這老太婆過去生已親近一百八十億位完美的聖者;她再過三十劫以後,就會成佛,佛號叫做須彌燈光王如來。只因為她過去世很少佈施,所以今生才這麼窮。」 由此可知,越貧窮的人,佈施的力量也就越大。因為貧窮且能佈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今日道場,同業大眾。發菩提心,應當如是,不捨於苦而度眾生。相與人人,等一痛切。五體投地,心念口言,作是誓願。某等從今日去,乃至道場。於其中間,在所生處,恆值善知識,發無上菩提之心。若處三途,及墮八難【註一】,常使憶念發菩提心。令菩提心相續不斷。今日道場,同業大眾。當起勇猛心,殷重心,發菩提心,等一痛切。五體投地,歸依世間大慈悲父!
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堅勇精進菩薩 南無金剛慧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
【譯解】今天在道場裡參加拜懺的大眾,我們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普度一切眾生。就如同大海中救人,自己置身於大海之中,卻不怕辛苦的去度眾生。以一切眾生的痛苦就有如我的痛苦一般,感同身受!於是,我們要跪在諸佛菩薩面前,五體投地,誠懇懺悔並發誓願。從今天開始直到究竟菩提,在我們一生當中,遇見了善知識時,便發起無上菩提之心,不僅今生不畏苦救度眾生,在未來生若處於三途八難,也絕不捨掉這個誓願,去發無上菩提心來自度、度人,不畏於苦,令菩提心相續不斷。今天在道場裡參加拜懺的大眾們。我們非常誠心誠意五體投地,至心痛切地跪在三寶前歸依懺悔,並誓願發菩提心相續不斷。祈請諸佛菩薩慈悲救度護佑我們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八難】:1. 地獄、2. 餓鬼、3. 畜生、4. 北俱盧洲(樂報殊勝,沒有一點苦,但一生不聞佛法,福報享盡,仍輪迴受) 、5. 長壽天(色界無色界雖長壽但命終仍輪迴六道) 、6. 盲聾瘖啞、7. 世智辯聰(世間能說善辯、自高自大的人,不能親近佛法,實為可憐,名為一難) 、8. 佛前佛後(佛陀在世也有太多的人,甚至佛的鄰居也不親近佛聽聞佛法,這是她們多生多劫與佛無緣之故。有佛經在即有佛在。釋迦佛涅槃之後,會有一天《楞嚴經》上的字看不見了,才是末法真正到來,以後每百年滅一部經,直至所有的經典滅了,最後連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也沒有了。彌勒菩薩來世間成佛之前,有相當長一段時間,無經可讀,無佛可念,又不能聞法,長處黑暗,實為一難) 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又復歸依,如是十方,盡虛空界,一切三寶。某等今於十方,一切三寶前,發菩提心。從今以去,乃至道場,行菩薩道,誓不退還。恆作度脫眾生心,恆作安立眾生心,恆作覆護眾生心,眾生不得佛者,誓不先取正覺。仰願十方一切諸佛,大地菩薩,一切聖賢,現為我證。令某等一切行願,皆悉成就。
【譯解】今天在道場裡參加拜懺的大眾,我們再次歸依三寶普禮十方諸佛。用懇切虔誠的心跪在三寶之前,並誓言生生世世發大菩提心,行菩提道,直至成佛永不退轉。且發願永遠救拔度脱一切眾生,令一切眾生心安自在、永得安樂,願永遠保護一切眾生使其不受傷害,如天地般、菩薩般,護念眾生。更發願我們令眾生先成佛,而後自己才成佛。仰求諸佛菩薩為我們作証明。同時也祈請十方諸佛菩薩,加被我們的菩提大願能成就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今日道場,同業大眾。設使歷劫,行多種善。乃得人天華報,未得出世實果。壽終福盡還墮惡趣,身壞苦逼,不能自免。若非立弘誓願,發廣大心,無由百福莊嚴,離諸衰惱。相與今日,唯當一心一意,緣念諸佛,起堅固志,發菩提心。發心功德,不可稱量。諸佛菩薩,說不能盡。如是善力,不可思議。豈得不志心,學在一意?
【譯解】今天在道場裡參加拜懺的大眾,我們歷劫以來所做的種種善行,及所積的功德,才能得到今天這個人身。如果不能出離三界,免除生老病死之苦,那當壽終福盡時,仍要墮入六道輪迴,若再加上今生所造的十惡業,可就不知何時才能再得到人身且遇到佛法,那就很難說了!如果今生不能立大願,發無上菩提之心,那成就道業就沒有希望了。因此,我們今天同業大眾能聚在一起,是拜懺法緣的關係,我們絕不能錯過良機,一定要專心一念,生起堅固的意志力,發起無上菩提心。而這種善功德是不可思議,是諸佛菩薩,所讚嘆不能盡的。所以我們豈能錯失這珍貴的法緣而不全心全意的發菩提心願?
【懺文及佛號】大集經言:譬如百年闇室,一燈能破。勿謂一念心輕,而不努力。相與胡跪合掌,一心徧緣十方一切三寶,心念口言:某等今於十方一切諸佛前,十方一切尊法前,十方一切菩薩前,十方一切賢聖前,直心正念。起殷重心,不放逸心,安住心,樂善心,度一切心,覆護一切心,等諸佛心,發菩提心。某等從今日去,至坐道場。不著人天心,不起聲聞心,不起辟支佛心。唯發大乘心,求一切種智心,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唯願十方,盡虛空界一切諸佛,大地菩薩,一切聖人;以本願力,現為我證。以慈悲力,加助攝受。
【譯解】大集經言:就好像一個暗室,永遠都黑漆漆的,但是,只要點燃一盞光明燈就能破其黑暗!所以千萬別說這只不過是一個念頭而已呀!絕不可用如此輕視的心來看待而不努力。我們大家跪在諸佛菩薩前,一心一意合掌將心念遍及十方一切三寶,用最虔誠的心發願:我們今天在十方一切諸佛面前、一切尊法、一切菩薩、於十方一切賢聖面前,胡跪合掌,用直心正念、起殷重心,起不放逸心、安住心、樂善心、度一切心、覆護一切心、等同諸佛心、發菩提心。我們從今天直到成佛,不執著於人天的心、不起聲聞的心、不起辟支佛的心,唯有生起大乘心、求一切種智心達到究竟圓滿菩提。我們仰求諸佛菩薩為我們作証明。同時也祈請十方諸佛菩薩加被,攝受我們的菩提大願能成就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令某等今日發心,在所生處,堅固不退。若墮三塗,及處八難,於三界中,受種種身,受種種苦,難堪難忍。誓不以苦故。退失今日大心。寧入無間,大火輪中,受種種苦,誓不以苦故,退失今日大心。此心此願,等諸佛心,同諸佛願。重複至誠,頂禮三寶。
【譯解】今天在道場裡參加拜懺的大眾,我們要發願生生世世,道心永遠堅固不退轉,甚至墮入三悪道及八種不聞佛法之難,受盡種種不堪煎熬的苦難,也绝不退失今天所發的菩提大願。即使墮入無間地獄,受大火輪之種種苦,也不願退失今日所發的菩提心願。我們懇切至誠頂禮三寶,諸佛菩薩的心願就是我們的心願。
【故事舉例】
 喜王菩薩問佛陀:「世尊!菩薩識知恩德,所以自己發菩提心;菩薩為了報恩,所以教導眾生要發菩提心。那如來世尊在過去生死之中,初發菩提心時,是因為什麼因緣呢?」  
佛陀回答:「善男子!很久很久以前,我在生死流轉之中,因為無明煩惱而犯了身口意業,墮入八大地獄中,就是阿訶訶地獄、阿婆婆地獄、阿達多地獄、銅釜地獄、大銅釜地獄、黑石地獄、大黑石地獄,以及火車地獄。在火車地獄時,我們有二個人共同拉著火車,火車上坐著獄卒牛頭阿傍,咬牙切齒,瞪眼吐火,眼睛、嘴巴、耳朵、鼻子都在冒煙,身體巨大,臂腳肌肉盤結虯現,全身赤黑色,手上拿著鐵杖,隨時鞭打我們。我那時非常痛苦,努力拉著火車前進。  
「當時我的同伴因為虛弱無力而落後,牛頭阿傍就用鐵叉刺他的腹部,又用鐵杖鞭打他的背部,身體血流成河。這同伴痛苦得大聲呼叫,呼喊著父母、妻子,但都無濟於事。我看他如此痛苦,心生憐愍,因為慈悲心的滋生而發起菩提心,為他向牛頭阿傍求情勸說:『這罪人非常令人同情,請你稍微憐愍他,別再打他了吧!』牛頭阿傍聽到以後,心生瞋怒,用鐵叉刺穿我的脖子,我當下死去,馬上就脫離了在火車地獄受苦百劫的罪。我是因為發了菩提心,讓我立即脫離火車地獄的罪業。」
佛陀告訴喜王菩薩:「當時拉火車的罪人就是我,因為發菩提心,所以速得佛道。因此你要知道,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的原因不同,有的是因為慈心、恚心,或是因為施心、慳心,或是因為歡喜、煩惱,或是因為恩愛別離、怨憎和合,或是因為親近善知識、遭遇惡友,或是因為見佛、聞法。因此應當明白,眾生發菩提心的因緣各有不同。喜王菩薩應當知道!菩薩摩訶薩知恩報恩的事相因緣即是如此。」
【懺文及佛號】某等從今以去,至于成佛,不捨二法【註一】。知一切法空?度脫十方一切眾生。相與至心,等一痛切。五體投地,心念口言;某等不為自身,求無上菩提。而為救濟一切眾生,取無上菩提。從今以去,至于成佛。誓當荷負無量無邊,一切眾生,起大慈悲,盡未來際眾生。若有三塗重罪,六趣【註二】厄難,某等誓不避眾苦,以身救護,令此眾生,得安隱地。唯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。
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燄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南無鬪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棄陰蓋菩薩 南無寂根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
【譯解】我們從現在發菩薩心願直到成佛,對於人空、法空,不疑不惑,遍攝一切法。能了知一切法,皆是空寂的,絕不捨一切眾生,救度所有一切眾生脱離悪趣。我們要用真誠懇切之心,去自他互換等同一切受苦眾生的痛苦之心,且五體投地來禮拜諸佛,並發願不為自已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。從今日開始直到成佛,發誓一定要承擔如來家業,為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,發廣大慈悲心。在盡未來際無邊歲月裡,如果有因犯重罪而墮於三惡道的眾生,以及在六道輪迴中受災受苦難的眾生,我們絕不逃避眾苦,一定要以此身來救護這些受苦眾生,要將這些眾生安置於安穩之地。
【註解】
【註一】、【二法】:遍攝一切法。修行人若能認識十重內容的二法,不疑不惑,才可以論道。所謂十重之二法,遍攝一切法:一、真修;二、教行;三、信法;四、乘戒;五、福慧;六、權實;七、智斷;八、定慧;九、悲智;十、正助。
【註二】、【六趣】: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向之處,有六所,謂之六趣,亦曰六道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願以大慈悲力,現為我證。令某等今日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在所生處,具足成就。所到之地,一切解脫。重復至誠,五體投地,頂禮十方一切三寶。某等不為自身求無上菩提。為度十方一切眾生,取無上菩提。從今以去,至于成佛。若有眾生,愚癡黑闇,不識正法,起諸異見者;復有眾生,雖修道行,不達法相者;如此眾生,乃至未來。某等誓以佛力、法力、賢聖力、種種方便。令此眾生,皆入佛慧,具足成就一切種智。相與至心,等一痛切。五體投地,歸依十方盡虛空界,一切諸佛。
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普光佛 南無普明佛  南無普淨佛 南無多摩羅跋旃檀香佛 南無旃檀光佛 南無摩尼幢佛 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 南無慧炬照佛 南無海德光明佛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金光佛 南無大強精進勇猛佛 南無大悲光佛 南無慈力王佛 南無慈藏佛  南無慧上菩薩 南無常不離世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
【譯解】唯憑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。願諸佛以大慈悲力,現前為我作證。令我等從今天開始能發起菩提心,能行菩薩道。在所生處一定都能具足成就,所到之地所有一切都能獲得解脫。我們非常虔誠懇切,五體投地頂禮十方一切三寶。絕不為自身利益來求取無上菩提,而是為了度十方一切眾生而求取無上菩提。願我們早日成佛,才能具有大力救度一切眾生!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直至得證成佛之間,如果眾生因為愚癡無明,故不識正法,內心起了各種不同的邪見。另有眾生雖然長期在佛法中修行,但行止還是無法依教奉行,諸如此二類眾生,乃至盡未來際,我等誓願以佛力、法力、賢聖力、用種種方便使令他們能入佛的智慧中,令此二類眾生皆能具足一切種智,今見到這類眾生內心無比痛切,願以此之心五體投地來為一切眾生,歸依禮拜盡十方界一切諸佛。
【懺文及佛號】仰願諸佛,諸大菩薩,以大慈悲力。大智慧力。不思議力。無量自在力。降伏四魔力。斷除五蓋力。滅諸煩惱力。無量清淨業塵力。無量開發觀智力。無量開發無漏慧力。無量無邊神通力。無量度脫眾生力。無量覆護眾生力。無量安隱眾生力。無量斷除苦惱力。無量解脫地獄力。無量濟度餓鬼力。無量救拔畜生力。無量攝化阿修羅力。無量攝受人道力。無量盡諸天諸仙漏力。具足莊嚴十地力。具足莊嚴淨土力。具足莊嚴道場力。具足莊嚴佛果功德力。具足莊嚴佛果智慧力。具足莊嚴法身力。具足莊嚴無上菩提力。具足莊嚴大涅槃力。無量無盡功德力。無量無盡智慧力。仰願十方,盡虛空界,一切諸佛,諸大菩薩,以如是無量無邊自在不可思議力。不違本誓,不違本願,悉以施與,十方一切,四生六道眾生,及今日同發心者,必使具足成就諸功德力;具足成就菩提願力;具足成就菩提行力。今日十方,若幽若顯,若怨若親,若非怨親,四生六道,有緣無緣,窮未來際,一切眾生;以此懺法,永得清淨。在所生處,同得如願,一向堅固,心無退轉。等與如來,俱成正覺。乃至後流一切眾生,異於願者,皆悉令入大願海中,即得具足成就,功德智慧。同諸菩薩滿十地行,具足一切種智。莊嚴無上菩提,究竟解脫。
【譯解】祈願諸佛菩薩三寶大悲願力加持,以大慈悲力、大智慧力、不思議力、無量自在力、降伏四魔力、斷除五蓋力、滅諸煩惱力、無量清淨業塵力、無量開發觀智力、無量開發無漏慧力、無量無邊神通力、無量度脫眾生力、無量覆護眾生力、無量安隱眾生力、無量斷除苦惱力、無量解脫地獄力、無量濟度餓鬼力、無量救拔畜生力、無量攝化阿修羅力、無量攝受人道力、無量盡諸天諸仙漏力、 具足莊嚴十地力、具足莊嚴淨土力、具足莊嚴道場力、具足莊嚴佛果功德力、具足莊嚴佛果智慧力、具足莊嚴法身力、具足莊嚴無上菩提力、具足莊嚴大涅槃力、無量無盡功德力、無量無盡智慧力。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大菩薩的本願,誓願度化一切眾生,祈願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力,自在廣大的神通力來加持我們!希望把這三十二種不可思議的力量,布施給十方一切四生六道眾生及今日拜懺同修大眾。因為有這些力量,就可以從自度自利到度化眾生,直到成就佛果。今天願把懺悔的功德,皆迴向给十方六道眾生、不管是看得到、看不到、怨仇或親戚、或沒有怨仇等人,所有四生六道、有緣、無緣的眾生、盡未來際眾生都能罪業消除。多生多劫以來不論投胎到何境界,我們所發的願永遠不退轉,直到成佛。諸佛菩薩的誓願,就是我們的誓願。甚至,包括不在這個願海裡面的,也都能進入大願海中,俱遂所願,四弘誓願相續不斷,菩提心念念不退,等與諸佛如來,俱成正覺。同入如來大願海中,興智運悲,滿十地行,同圓種智,究竟具足,成就無上菩提。諸佛菩薩悉知悉見,從今以後,當如願而行,諸佛菩薩必定加持我們成就菩提道業。希望以佛菩薩三寶的悲願力加持,讓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滿成就菩提的果報。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!」
諸佛諸大菩薩的三十二個大悲願力的神力說明表格
自度自利 大慈悲力、大智慧力、不思議力、無量自在力、降伏四魔力、斷除五蓋力、滅諸煩惱力、無量清淨業塵力、無量開發觀智力、無量開發無漏慧力、無量無邊神通力。11個
度眾生度一切眾生無量度脫眾生力、無量覆護眾生力、無量安隱眾生力、無量斷除苦惱力。4個
度六道眾生無量解脫地獄力、無量濟度餓鬼力、無量救拔畜生力、無量攝化阿修羅力、無量攝受人道力、無量盡諸天諸仙漏力。6個
成就佛果道具足莊嚴十地力、具足莊嚴淨土力、具足莊嚴道場力、具足莊嚴佛果功德力、具足莊嚴佛果智慧力、具足莊嚴法身力、具足莊嚴無上菩提力、具足莊嚴大涅槃力、無量無盡功德力、無量無盡智慧力。10個
無量無邊自在不可思議的神力。1個


【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譯本第二卷 * 發菩提心第四的結語】
菩提心的觀念是非常重要,假如對佛法沒有很深了解的人,拜《梁皇懺》做什麼呢?讓我業障消除,賺大錢、蓋高樓、開好車。這是初步的,這只是人間福報,有人希望拜了懺以後,下輩子能到天上做天人,那是為了求天上的福報。因為修人天福報,在經典上寫得很清楚,雖到天上但當五衰相現,還是要掉入人間,所以我們發菩提心,應該是迥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既然已經歸依三寶、懺悔惡業了,就應該要學菩薩的精神,修行佛道,發菩提心。因發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,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心、悲愍一切眾生的心、成就一切眾生的心、教化一切眾生的心。當我們看到眾生受苦時,我們即刻就去為他解苦,調其身,摩其頂,按撫其身,安慰其心。幫他解決苦難,使他得解脫。發菩提心不是偶爾發就好,而是要相續不斷地提起,不是一定要到佛前來發,而是只要遇到善知識,就可以發起菩提心。發菩提心的時候,還要用四無量心觀去觀想怎麼樣利益眾生。當我們度眾生時面臨苦難,絕對不逃避退轉。我們在修行佛道過程當中會有難過難忍之事,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困難痛苦而退失菩提心,不論作任何事、修任何法,每日必須發願,回向,發菩提心。祈願三寶護持,讓我們的菩提心能夠堅固。希望把諸佛諸大菩薩的三十二個大悲願力的神力,不可思議的自在力,布施給十方一切四生六道眾生及今日拜懺的同修大眾,有了這些力量,就可以從自度自利到度化眾生,直到成就佛果。嗡嗎呢唄咪吽!
【故事舉例】
 發菩提心故事:三十幾年前,有一位喜歡拜佛的居士,雖然相信神佛,但從不願意歸依佛門,他認為只要心誠則靈即可。但一場經濟危機,改變了他整個人生。
當時的他,生意失敗了,合夥人捲走了一大筆錢,負債累累,債主上門討債,家裡陷入經濟危機,面對妻子及三位嗷嗷待哺的子女,他非常的無助,只好四處拜拜,祈求神明保佑他早日脫離困境。日復一日,終於有一天,他途經一個書攤,看見一本佛教大師寫的書,他覺得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助他,於是將身上僅有的錢掏出來買書。在拜讀這本書時,他非常敬佩大師,於是決定寫信請求大師幫助他脫離困境,改變命運。不久後,大師回覆了,但信上只有短短數字:「目前你所面對的困境,皆是前世因,今生果,什麼也不用問,現在為你歸依佛門,切記要唸經持咒,日後你會明白一切的。」居士收到回函後,也沒多想,只認為,已經到了這種地步,就試試看吧!於是,無論有多忙,他每天早晚必定會點起清香,對著佛像唸經持咒。雖然當時很窮困,但他仍不忘每個月寄上微薄的供養,感恩及祈求師父加持他早日脫離困境。就這樣過了半年,在一日唸經持咒時,他突然看見了一個景象,有許多的蛇及爬蟲類從身上的毛細孔走了出來,情景相當可怕。但自那一刻起,他家裡所有的經濟危機,在貴人的幫助下逐漸好轉,債務也還清了,而且還開展了自己的事業。如此的巨大轉變,讓他對佛法充滿了信心,最後還帶著全家歸依佛門,每天除了和妻子持咒唸經之外,也教導孩子每天臨睡前,唸一些簡單的咒語。於此同時,每逢假日,只要不上班,他總會帶著全家大小到廟裡發心,無論任何事情,只要能幫上忙的,他都會不遺餘力的帶著家人去做。日日如此,月月如此,不忘初衷,數十年如一日。如今孩子們長大了,個個有了穩定的事業,對於父母的教導早已根深蒂固,也遵循父母的腳步,只要一有時間,必到廟裡發菩提心。他們其中的一位女兒更是在父母的鼓勵下,發心圓頂出家。數年前,機緣巧合,他遇到了一位僧人為他家看風水,當僧人看了家裡的風水後,發現他房子的風水糟透了,除了搬家,別無他法可以改變。但奇蹟的是,這些年來,除了剛搬進去的那幾年生意失敗,被人追債之外,一家人在房子裡住了三十幾年都相安無事,雖然不是大富大貴,沒有多餘的錢,但一切都非常的安穩,至少衣食無憂。當大家對這一切感到納悶時,僧人開示說:「你們的房子,雖然風水糟透了,但因你們是佛化家庭,每個人都長年累月的到廟裡發菩提心,個個心中有佛,很自然的得到佛菩薩的護佑,龍天護法的護持,所以即使再壞的風水也不會對你們有巨大的影響。」 如今這位居士年邁了,當所有的人問起他為何如此熱心於佛教時,他總是笑著回答說:「感謝師父讓我歸依佛門,教我唸經持咒修法,才有今天的我,一日為師,終生為父。既然歸依了佛門,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改變命運,我更應該發心幫助那些和我當年一樣的人,讓他們也能相信佛法,改變命運。」這位居士堅信相續不斷的發菩提心的善業,令人讚嘆!我們凡夫心,時進時退,雖說發菩提心,但遇到境界就退心,所以菩提道難行。故說勇猛心容易發,持久心難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