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皇寶懺的精要 (二)
釋蓮央上師精彩開示:
7. 出懺文:在每卷圓滿尾讚之後,引導我們把懺悔的內容再次做總結的提升,且提升自已對佛法的信心修持,及契入佛法的菩提道路上。更希望諸佛菩薩證明我們很努力懺悔,並把所修行的功德集合起來,轉化成為利益一切眾生的功德回向。
8. 回向讚:「回向讚」有兩個,一個是龍華三會,另一個是消災免難生西方(拜懴眾等消災增福壽及超度亡靈往生西方淨土)。基本上《梁皇懺》是以『龍華三會』這首回向偈為主體。
我們現在已經了解《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》的緣由、意義、及十卷的基本架構。接著要了解為何它有懺王之王的聖名呢?《梁皇寶懺》從梁武帝到現在已歷經千餘年,這寶懺雖然不是佛陀所講的經和律,也不是菩薩所製作解釋經或律的論藏。雖然不是經律論三藏,可是卻從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涅槃經》、《楞伽經》、《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》、《佛說決定毘尼經》、《佛說觀佛三昧海經》、《大般涅槃經》、《大寶積經》、《大乘起信論》、《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》、《圓覺經》等佛經中抄錄了1275個佛號,共計兩千多次禮佛。而懺文是匯集經律論三藏十二部的精要思想融攝編制而成,原本懺文制定為三十卷,後來由高僧去繁取要,改集為十卷並分成四十章品,其中前面是為六根三業,歸依斷疑,懺悔解冤,後面是為六道四恩,禮佛報德,發願回向功德,神通感應能與冤親債主解怨釋結,祈求陽世大眾,災消吉至。《梁皇寶懺》的懺悔儀式包含了戒定慧三學,更是融攝了經律論三藏而詮釋戒定慧三學的懺儀寶典,教導我們如何從一個凡夫而成佛的過程,於是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實踐操作的儀軌。《梁皇寶懺》恩惠大千,德被千秋,懺悔功德,讚不能盡。
這梁皇寶懺是教人如何從一介凡夫由行菩薩道,進而達到成佛境界,即然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力量,那要如何開始呢?首先要先了解《梁皇寶懺》的核心思想,是每一個有情眾生都要從發菩提心開始,展開行菩提道、行六度波羅密,然後圓滿六度,最後成就菩提果,這樣的一個架構綱領,是佛法中的精髓。所以要了解實踐《梁皇寶懺》的整個核心思想,需從第一巻的歸依三寶,斷疑,懺悔,是在教導我們罪從何來,如何禮拜懺悔。第二卷的發菩提心,發願,發迴向心,是在教導我們因果業報,正確的人生觀。第三卷的顯果報,第四卷的顯果報之餘、出地獄,是在示現果報的可怕及地獄的景況。第五卷的解冤釋結及第六卷的解冤釋結之餘,是在教導我們無明貪瞋癡慢疑五毒業火是造業的根源,要如何解冤釋仇才能滅罪業,及誓言永不再造新仇業。第七卷的自慶、警緣三寶、懺主謝大眾、 總發大願、奉為天道、諸仙、梵王等禮佛,及第八卷奉為阿修羅道一切善神禮佛、龍王、魔王、國王人道、諸王王子、父母、過去父母、師長、十方比丘比丘尼、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等禮佛,及第九卷為阿鼻地獄、為灰河鐵丸等地獄、為飲銅炭坑等地獄、 為刀兵銅釜等地獄、 為火城刀山等地獄、為餓鬼道、為畜生道、為六道發願、警念無常、為執勞運力禮佛、發回向,這三卷最主要是警醒我們要慶幸自己今生能夠有善緣接近佛法,並感恩三寶及同參道友,也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都能得佛智,成就佛果,並發願為一切有情眾生禮佛。
及了解「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,皆由著於果報不能捨離」「恆會無相,不復耽著」,我們要認知到生死輪迴與解脫出離的關鍵,就是在不能夠執著。在我們的智慧還沒有辦法達到空慧的時候、還沒有辦法空掉對果報的執著時,最好是把全部的功德果報全部佈施出去,迴向於修行的菩薩道、解脫道,轉做為修行佛道、解脫、開悟見性的資糧,這樣才不至於成為障礙我們脱離生死輪迴的絆腳石,才能成為我們行菩薩道、解脫道的資糧及助緣。所以提醒我們迴向的根本是要我們與法相應,行菩薩道一定要先會入空性,才真正的進入真實的利他行,沒有入空性、沒有見自性開悟之前,所行的六度波羅密都是作為我們修行佛道的資糧、行菩薩道的資糧,這是鍛鍊我們開悟的資糧、是真正行菩薩道前行的一種方便,這才是迴向的真實涵義。最後第十卷菩薩回向法、發願、囑累等,是再次祈盼大眾,守住自己的身口意,不讓六根造業,「守意如城,守口如瓶」並發願自己如佛菩薩一般清淨,將所有功德轉化迴向,圓滿於菩提。也把自己不能完成的菩提願,祈請囑咐諸佛菩薩幫忙達成。
這整個承上啓下的《梁皇寶懺》雖然有十卷,但從第一卷到第十卷,每卷基本上是把這歸命三寶、禮拜懺悔、發菩提心、發菩提願迴向、因果業報、解冤釋結、神通感應的整個核心思想,都依次序的凸顯出來,並在每卷每一個小段裡面,同時都具有這個行菩薩道核心思想的表現。又整部《梁皇寶懺》都包含了神通感應的思想。因眾生已經墮落在惡道裡面,若要超拔出來,就要假借三寶的力量,且借著禮佛懺悔的因緣,才能從三途惡道中脱離出來,所以整個梁皇寶懺裡面都包含了神通感應的思想。
現在我們要細述這七個核心思想的重要性如下:
第一個、歸依三寶:我們要警覺世間的虛假不實,變化無常,沒有一樣東西是你能擁有的,一切的成住壞空都是自然現像,所以累世以來因貪瞋癡慢疑無明所造的種種惡業,必定會淪落三途,如此反復的思惟,心生慚愧懺悔,於是心想如何才能解救消除累世的罪業呢?我們有鑑於佛法僧三寶出世的目的,是為了要佑護世間、佑護眾生,慈悲救度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輪迴。所以我們要相信三寶具有利益眾生、慈悲眾生的功能。當下要以「住持三寶」為歸依的對象,然後虔誠恭敬的頂禮佛像、讀誦經典、並隨著僧眾們一起學習修行,這就是在與真實的三寶學習、也就是歸依了真實的三寶。從此更要不斷的勇猛精進修行,勤修戒定慧,深入法門,最後圓滿佛果、證得法性、成就佛的法身,即得一體三寶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歸依堅信三寶的真實義。
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法」,這也就是所有一切的懺悔功德,都從歸依三寶開始的。在整部梁皇寶懺十卷四十章品裡的每段都出現「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及又復歸依。如是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三寶。」等等文詞句子,這都是在顯示歸依三寶是何等的重要啊!三寶是為了救護我們出離生死輪迴而出世的,甚至有時我們對佛菩薩的信仰心不夠堅信時,會造種種惡業淪落三途惡道,但諸佛菩薩仍然誓願生生世世要救護我們,可知諸佛菩薩的慈悲是出自於心繫著受苦的眾生,看見眾生受苦煩惱時,祂的心就有如被箭射入心中那樣的痛,又像眼睛被刺破那樣的疼,沒有一時一刻的安寧,想盡一切方便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眾生回頭。我們要反省,自己無德福薄又淺,不能像聖人一般清浄光明,所以要更加勇猛精進的修行,勤修戒定慧,深入法門,常常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,不讓貪瞋癡慢疑等五毒,生出無明惡業的念頭。對別人的污辱謾罵、惡意的誹謗都能忍耐,不起瞋恨心,息滅貪瞋癡,發四無量心,行六度波羅密,並堅信三寶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力、大神通力、安慰救度力、 慈悲拔苦的功德力、一定能洗滌我們累世以來的罪障。
第二個、禮拜懺悔:我們即已歸依了三寶就不能有懷疑之心,因懷疑是修行最大的阻礙。要對三寶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,有信心才有力量,因而對累世以來由六根所犯的無量罪業產生慚愧懺悔。首先要清楚明白前世因、今世果、今世因、來世果的三世因果報應,自作自受,一點也不能替代的。所以當面對所受的惡報時,要心生慚愧且願意負起全部的責任,心甘情願去接受承擔,於是用平等心看待善惡果報的苦樂,如此一來就不以苦難為苦難,自然心中不再恐懼惡報了,這才能真正透過懺悔的力量來淨化惡業果報的煩惱。
但同時我們要去甚深反省這造業的根源是從何而生?我們從無始以來起了貪瞋癡等三毒根,由三毒根起了常、樂、我、淨、之四顛倒。於是引起了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等十種煩惱見。由愛身故,起於身見,由身見而起我見,依我見而起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、之五蘊見,因此執著這五蘊見,於是顛倒妄想,生起了顛倒執著,又因顛倒執著,所以本來沒有的無明煩惱都顯現出來。這都是由六根接觸六塵起了六識所產生的無明煩惱過失,也因而造了十種惡業、五逆罪及人我不平等的惡業。於是凡事不能自他互換,不能視他如己,更造顛倒邪說等惡業,故不能對眾生行善,不能行四無量心及行六度波羅蜜,而造成眾生相厮殺相食等傷害痛苦仇恨的罪業。如此的種種罪業,若你真想發露懺悔的話,可以在被傷害的人面前或佛前,把自己所做的過錯惡業一條一條講清楚,這樣才能夠消除罪業,這是非常重要。
否則無始以來所造的無窮盡罪業,會令我們墮入三途惡道的生死輪迴裡永不出離啊!又「罪從因緣生,亦從因緣滅」,《普賢觀經》:「一切業障海,皆由妄想生,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,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是故至誠心,懺悔六情」,由此可知,罪業是從種種的因緣而生起的,也因種種的因緣而消滅,就如懺文中所說的,懺悔首要仰仗諸佛菩薩的功德力,因為諸佛菩薩的功德,就像大光明燈能把黑暗驅走,就像良藥能把瘡病治癒,就像火能把木柴燒盡,就像太陽能融化雪山一樣,把我們的惡業消失於無形中。所以我們要堅信唯有諸佛菩薩的功德力加持,及我們虔誠懇切禮拜懺悔的懺悔力,才能把惡業消除。也因為所有的力量、轉變,都是從心來,心的知見運轉,才是消災祈福的關鍵,故聖言:「罪從因緣生,亦從因緣滅」。
所以我們要謹慎守護自己的六根,不被貪瞋痴慢疑等五毒所迷惑而造罪業,更要發願令自己有如諸佛菩薩一樣的六根清淨。又如《金剛經》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為法,能夠了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那麼就明白心是沒有實體的,即然心沒有實體,那心所顯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沒有實體,更了解心的不真實性時,一切惡業也就消失不存在了。假若我們已造了惡業,但卻坐在那邊等惡報的來臨,那一定會墮入三途果報。如果我們雖造了惡業,却能馬上從心懺悔,就加入了新的善因,且又加上諸佛菩薩的廣大神通加持力,如此一來定會促成惡業滅亡的因緣。所以我們要隨時隨地起慚愧懺悔心,歸依三寶、修福、行懺、禮拜等等,且祈求諸佛菩薩哀憫加被,放大光明消除我們的惡業。更進一步的造種種善因緣,轉化惡業滅亡的因緣,且不敢再造新惡業。
禮拜懺悔能夠生善滅惡,禮拜懺悔能罪滅增加福報。我們要好好的靜下心來思考小惡不斷,必成大惡,不可不懺,何況大惡。且明白諸佛所說:「一切唯心造」及 「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滅時罪也亡。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」的道理啊!
第三個、發菩提心:既然已經歸依三寶、禮拜懺悔惡業了,就應該要學菩薩的精神,修行佛道,發菩提心。因發菩提心是利益一切眾生之心、悲愍一切眾生之心、成就一切眾生之心、教化一切眾生之心。當看到眾生受苦時,就要即刻去調撫其身,安慰其心。幫他解決苦難,使他得到解脫。而這發菩提心是要相續不斷地,且要用四無量心觀去觀想怎麼樣才能利益眾生。有時,並不一定要來到佛前才發菩提心,而是只要遇到善知識,就可以發起菩提心。當發菩提心度眾生的過程中,定會遇到難忍苦難之事,但絕對不要逃避更不可退失菩提心。
其實,發菩提心就像在成佛路上播種子一樣,若不施肥澆水是不會開花结果的。譬如有些人只知燒香禮佛、天天誦經,時時念佛,參禪打坐、誦經聞法,但壞習慣卻不改,也不願意去隨緣佈施、持戒,植福田。我們要知道,慧是種子,福是肥料,心是土地,若無肥料,再好的土地和種子,也沒有豐厚的收穫。所以唯有福慧雙修才是了脫生死之道,這就是發菩提心即是佛心的道理。既然了解菩提心就是諸佛之心,那發菩提心的功德智慧是不可思議的,一念佛心的功德都不可計算,何況是多念的菩提心呢?所以我們不能讓寶貴的生命在懈怠中漏盡,要努力不斷地去行菩提道成就眾生,這就是梁皇寶懺大乘佛法的精神,也是能使我們從凡夫而成就無上菩提的成佛之道啊!
第四個、發願迴向,我們拜梁皇寶懺,首要歸命三寶,禮佛懺悔並向六道眾生承認錯誤,且求哀懺悔,心生慚愧,感嘆世間的無常。故要效法諸佛菩薩發菩提心願,以慈悲心哀憫利益眾生,成就一切眾生,希望一切眾生都能解脫安樂。更要發願回向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,要讓發菩提心的時間無量無盡的延續,甚至不管是哪一生哪一世、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地方、什麼樣的環境,都要永遠憶念著我們所發的願及迴向,所以佛說,「眾生業力不可思議,眾生願力也不可思議」。欲要成佛,一定要發菩提心行立菩提願。要效法諸佛菩薩在因地時都發廣大心願,如本師釋迦牟尼佛有五百大願,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,藥師佛有十二大願,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各有十大願等等。
所以我們拜梁皇寶懺要發願把所做的所有功德,除了要消除自己的惡業障外,還要發願回向侍奉供養禮敬(一)佛法僧三寶(二)父母、師長、國王(三)莊嚴國土(四)願與諸佛菩薩能感應道交,神通現前(五) 願我們對一切眾生無任何的爭奪心、怨恨心,而能行慈悲心(六)要與眾生不起分別之心,能夠做到自他互換、怨親平等,(七)發願回向效法諸佛菩薩,把觀世音菩薩的願、地藏王菩薩的願、阿彌陀佛的願、慢慢地變成自己的願,並與三寶的願完全一樣,沒有厭倦疲勞直至成佛(八)願我們所到之處常能作大佛事,建立道場,度眾無障礙。然後要請三寶證明我們這個發願回向是真實不虛的。
懺文中特地提到「一切眾生為何不能得解脫者,皆由著於果報不能捨離」,禪宗的祖師也講:「善上果位,何況惡?」就是說,不要說是惡法,就是善法我都不執著做。為什麼善法都不做呢?不是不做善法,而是做一切法都不執著一切法,是名為不做法。也就是說,我們雖然禮懺梁皇,代一切眾生懺悔發願,但所成就的無量善功德果報,却都不去執著,因若執著不放,反而會掉入功德的業果報中而不能出離。所以這一句話是告訴我們說:「生死輪迴與解脫出離的關鍵,就是不能執著」「恆會無相,不復耽著」。
相同的,在我們的智慧還未達空慧、對果報的執著還沒有放下時,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功德果報,轉化迴向去做為我們修行佛道、解脫、開悟見性的資糧及助緣,這樣子才不至於被功德之名綁,而成為我們脱離生死輪迴的絆腳石,這才是迴向的真實涵義。
第五個、因果報應,我們從歸命三寶、禮拜懺悔、發菩提心、發願回向的功德以後。了知因過去愚痴無明的因緣所造的惡業,而得到現在的因果惡業報。有如,懺文中的華光比丘是一位善說大真諦理聖者,但他有一弟子,非常驕慢。當華光比丘為他說法時,他常不信服,不願意領受,且製造毀謗師父的言論,認為師父沒有智慧,批評師父所說的空性並不是佛法,而把不是佛法的世間道理卻說成是了脱生死的佛法,並說希望下輩子不要再遇到他。雖然這個弟子執持禁戒沒有毀犯,但是他因為知見的錯誤,命終之後即墮入阿鼻地獄,恒受八十億劫大苦,這樣的過失是自作自受,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受的。所以我們抉擇善知識的正知正見是最為重要,不可不謹慎啊!又如佛經所證明的,愚癡的人自以為是,不信未來的罪殃禍患,對於師父,用心憎恨、忌嫉、妄起毀謗,這種人一定會受無窮盡的地獄惡報。
又如護口經所說:有一個餓鬼的形狀很醜陋,全身每個關節都是出大火,嘴巴長滿了無數的蛆蟲,身上都是污穢膿血,全身臭氣難聞,到處跑來跑去,大聲的哭嚎。這時有位威儀莊嚴圓滿的聖者問餓鬼說:「你以前是犯什麼罪,為何現在受這個惡果呢?」餓鬼答:「我在世做出家人時,因貪戀著財物,不遵守威儀戒,講話很粗魯污穢,臭罵有持戒精進的人,並認為自己很強壯,很有錢、很有勢力、地位,是會長壽不死的,所以造了很多很多的惡業。如今反省起來,非常後悔,但為時已晚了!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補救了!倘若現在能重來的話,我寧可受刀子一刀刀的砍自己舌頭的痛苦,也不敢再用話來毀謗他人修善法。請尊者回到人世間,把我的情況告誡所有出家眾及佛弟子,希望他們能好好的維護這個口業,不要亂批評,見到持戒或不持戒的人,都不要指責他,真心努力的去宣揚善功德。我墮落餓鬼身已經很長久的時間了,整天從早到晚,受盡無日無夜的痛苦,從沒有停止過。」。這一段餓鬼懺文,是針對不守戒律、不護威儀、不護口業、辱罵持戒人的警告。同時也是因餓鬼向羅漢真誠的懺悔,而滅了餓鬼無量的罪業,才令他早出苦海。又羅漢所以來度餓鬼,都是因為餓鬼過去世作沙門時,曾念佛念經的緣故。由此可見,佛是絕對不放棄任何一個眾生的。
又有一條大魚,身體有很多的頭,每個頭樣子都不一樣,被人家的網子捉到了。佛陀看見了,便入慈心三昧,以三昧力加被於魚,魚即能作人語。佛陀問:「你的母親在那裡?」魚回答:「我母親在廁中作蟲。」佛告訴大眾,這魚在迦葉佛末法時,是博通三藏的大法師,雖能言善道,但不求實事,常犯惡口罪,喜歡罵人,行為不能守戒律,由是說一事有一頭,凡事有頭無尾,故受多頭之報。而這位自己都無法消受施主供養的比丘,竟然還把三寶的資糧拿去供養他的母親,因此,他母親死後墮入廁中為蛆,實在是可憐。這是佛說的話,誰敢不相信?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吃了不修行,披毛帶角還」。
佛說所有犯過惡口罪、綺語罪、兩舌罪、惡言穢語的人,傳閒話挑撥是非的人、亂說父母師長的人,死後都要先下地獄受報,再以牛犁耕其舌,又以燒紅的鐵桿、鐵鉤種種刑具懲罰之,罪報受完了。又轉生到畜生道受報,百千萬劫難還人身。所以常言道,舉頭三尺有神明,專記人的善惡,監察舉動。故古言:「人間私語,天聞若雷。暗室虧心,神目如電。」,譬如吾人,慾營惡事,互相私語,人雖不知,而天神聞若雷鳴。故善人行善,則消災獲福,延年益壽。如袁了凡居士之行善,能登科生子。惡人行惡,則促命短壽,生死輪迴就像輪子一樣,一直在旋轉,從來沒有停止過。如今我們若不及時懺悔改正,還要等待到何時?
我們人生多病短命、種種痛苦,都是因為我們的貪、瞋、癡之三毒,而促使身口意去造三惡業,以至使我們墮落三惡道永不出離。倘若我們口常常說惡毒的言語,心常懷著惡毒的念頭,身體常常做壞事,那會使我們身心受盡無間斷的痛苦煩惱,這就是口惡、心惡、身惡的人必會受的惡果報。更可怕的是這種人死後,會隨他所做的惡業受惡的果報,也就是說,如人報盡命終之際,一縷幽魂,獨逝長往黃泉,徬徨無助,在冥路上倍覺悽涼,即使上有慈愛雙親,也不能救援,下有孝子賢孫,也不能代替,以惡業而下墮三惡道。一彈指間,到閻羅王所,若生前多修福善,則閻王敬禮,金童玉女來相迎,若在世妄造非為,則閻王怒責,牛頭馬面來相抓,鐵面無私,不問你是尊貴如帝王,卑微為乞丐,或財富超過王侯,或是貧無立錐之地,都是一樣,在閻羅王面前,但憑罪錄檢查,若多若少,若輕若重,檢點計校,這時神識孤魂,縱有世智之聰,懸河之辯,而在孽鏡臺前,斷難隱匿絲毫,只有陳述自白。這閻羅王是明察秋毫,洞然無遺之後,即隨你所做的惡業來宣判,以惡因緣招惡果報。隨你所做的上中下之惡業,分別墮入上中下之三途惡道,來抵償往昔你所造的罪業,你所做的善業也是隨著善業品位的高低,上昇人天福報。為善者巍巍堂堂,從容欣樂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