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踐佛的五智, 可在生活中得自在
20230806 釋蓮央上師法語開示_ 實踐佛的五智, 可在生活中得自在 真佛宗三輪雷藏寺 『準提佛母水供』同修
我們大家再一次的虔誠合掌,我們祈請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、南摩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、水供主尊南摩大準提佛母、壇城諸佛、諸菩薩、諸龍天護法諸尊,祈請加持開示一切圓滿俱足。嗡嘛呢唄咪吽!
我們敬愛的釋蓮鎮金剛上師、釋蓮姜法師、釋蓮究法師、釋蓮𪘲法師、玉嬌助教及所有在座的同門師兄姐,以及善信大德。大家午安!
你看我們這一場大準提佛母的水供多麼殊勝,我們要感謝師尊、母娘、感謝蓮鎮上師以及所有護壇的事業金剛及所有在座同門,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。
剛剛我們聽到蓮鎮上師這麼精彩的法語開示,教導我們如何轉識、轉念,把所有一切不好的,都轉念成好的,講起來很簡單,但做起來可不是簡單,這也就是在唯識派裡面所講的轉識成智,這個是非常的重要。那我們來聊聊,我們上一次有跟大家提到如何轉識成智。
那麼,五佛有五智,這五個智慧呢?大家都應該還記得,第一個智慧就是成所作智、第二個智慧就是妙觀察智、第三個智慧就是平等性智、第四個智慧就是大圓滿鏡智、第五個智慧叫做法界體性智,那大家一定覺得,這個五佛五智好像很難。跟大家講並不是的,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佛性的存在,我們過去世是佛,未來世也是 佛,只是現在我們是被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障礙了。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具有眼耳鼻舌身這五根,有時候我在想,什麼是閉關?出世關、入世關,不就是閉你的五識嗎?但你仔細想這五識能成就成所作智,可是我問大家,你在睡覺的時候,你的眼耳鼻舌身都不會動啊!所以,當你不用念頭,不用意念的時候,你的眼耳鼻舌身會動嗎?不會動的。譬如,當你看到前面有黃金的時候,你的念頭不動,你會去拿它嗎?不會的。當你看到一個人,你很喜歡他,可是如果你不動一個「我喜歡」的念頭,你的念頭會想要去抱他嗎?不會的。
所以由這一點大家可以體會到,原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接觸到我們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接觸到了以後,我們反映回來的識,是由誰做主?是由自己的念頭、自己的意念做主,所以五智裡面的成所作智,如果我原具有的第六識,不起作用,甚至知道那個黃金在那邊,我不起偷盜,因為知道偷盜是不好的,是會增加無明煩惱的,所以不起這個念頭,以第三者的角度告訴自己,這個東西不是我的,跟我毫無關係,那你就沒有造因,自然沒有果報。由此可知,我們可能先成就成所作智嗎?不可能,所以我們要先讓第六意識不起作用,若要起辨别的作用,就要選擇好的、善的,都跟般若智慧起相應的,如此我們所做的人事物的事情,樣樣都是好的,這就得到了妙觀察智。如果你的念頭,樣樣都在跟人家計較、起分別,爭上下,好、壞、醜、美、善、惡,你相依順著無明愚痴走,你的煩惱就沒完沒了。
所以你說第一個佛智的 成所作智跟第二個的妙觀察智,容易不容易得到?容易,因為你有第六意識,你生下來就有這個意念,只是你現在學習了佛法,你知道你不可以去拿黃金,你不起貪瞋痴慢疑等無明的習性罷了。而所謂的無明就是不明,無明就是一種煩惱、一種妄想、一種分別、一種執著,愛恨情仇,這些無明會造成了不堪設想的煩惱痛苦後果。因為你學佛,你看清楚了,你有妙觀察智,你看清楚那個是不好的,是會造業的,所以你就遠離了無明。那麼所謂的般若智,就是我依照釋迦牟尼佛講四聖諦「苦集滅道」及「十二因緣」的真理,去了解如何能夠成就善道而解脫生死的智慧,運用在我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到處理方法,且要仔細觀察及了解所有事情的發展,要辨別如何做才能使自已不起煩惱妄想的智慧,這才是般若智慧,也是妙觀察智。
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四聖諦「苦集滅道」?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頓悟了「十二因緣」?都是因為祂用祂的妙觀察智,觀察到了生命的循環,六道輪迴的無奈,所以第六識意識的妙觀察智對我們成佛做祖,或下地獄是非常的重要。所以只要你把智慧轉成妙觀察智,你就會發現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發生,都是因緣和合而已。我們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我們在看一場電影,那個電影看起來,恩恩愛愛、情情仇仇、濃濃蜜蜜,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緒加進去了,我們的心裡是不是起作用了?但我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原因了,於是我看電視就是僅僅看電視而已,因為它是虛幻的,並沒有一個主觀的存在,它只是因緣具足而做的一件事情。